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被引:116
作者
罗明
王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资源;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 ,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 ,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 ,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 ,大力推进农地整理 ,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 ,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 ,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 ,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 2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 ,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3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 ,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 ,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 ,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空间建模分析 [J].
陈佑启 ;
PeterH.Verburg ;
徐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2) :116-127
[2]   土地整理及其原则 [J].
张秦伟 .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3) :40-43
[3]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J].
李展 ;
彭补拙 .
资源科学, 2000, (03) :70-73
[4]   中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J].
卢金发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3) :215-221
[5]   论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 [J].
姜爱林 ;
姜志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98, (01) :2-5
[6]   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 [J].
王万茂 .
中国土地科学, 1997, (S1) :62-65
[7]   整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J].
谢经荣 .
中国土地, 1997, (03) :16-18
[8]  
土地整理[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严金明等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