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普及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吗?

被引:12
|
作者
陈飞 [1 ]
王友军 [1 ]
刘宣宣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计量与预测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农村经济转型; 乡村振兴;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21.12.010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1 ; 1203 ;
摘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评价互联网普及的经济转型效应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中国互联网普及的制度背景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集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和城市层面的互联网普及数据,采用省份固定效应模型,经验分析了互联网普及对农村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能够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具体表现为提高农户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户非农参与以及增加农户非农收入。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估计、替换解释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和使用其他微观数据集进行稳健性检验,均显示上述结论稳健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高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家庭、高硬化路面占比、存在非农业经济的村庄以及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城市,互联网普及对农村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更强。此外,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普及主要通过增强信息能力、拓展社会资本和降低风险厌恶程度三种渠道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