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混源气成藏分析

被引:31
作者
程付启 [1 ]
金强 [1 ]
刘文汇 [2 ]
陈孟晋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气田; 风化壳气藏; 混源气; 成藏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具有同时捕集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的地质条件,为煤成气和油型气混源成藏。为了确定中部气田混源气的混合比例,并探讨其成藏特征,将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作为2个端元,利用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和体积分数与母质成熟度的经验关系式,建立了两源混合比例动态判定模型。由该模型可知,不同井中两端元气的混合比例相差很大,煤成气和油型气比率分别为22%84%和16%78%。这一结果表明,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是由多个相互分隔的小气藏组成的;上古生界煤成气进入风化壳的方式,早期以整体顶渗为主,后期转为从侵蚀沟侧向侵入。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克拉通坳陷盆地煤成气成藏机制 [J].
汪泽成 ;
陈孟晋 ;
王震 ;
唐泽玮 .
石油学报, 2006, (01) :8-12
[2]   两元混合天然气定量研究新方法 [J].
程付启 ;
金强 .
沉积学报, 2005, (03) :554-558
[3]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 [J].
戴金星 ;
李剑 ;
罗霞 ;
张文正 ;
胡国艺 ;
马成华 ;
郭建民 ;
葛守国 .
石油学报, 2005, (01) :18-26
[4]   混源气藏及混源比例研究 [J].
金强 ;
程付启 ;
刘文汇 .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22-24+3
[5]   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混合气的实质 [J].
陈安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33-38
[6]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二阶段分馏模式及机理 [J].
刘文汇 ;
徐永昌 .
地球化学, 1999, (04) :359-366
[7]   长庆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奥陶系气藏成因 [J].
夏新宇 ;
赵林 ;
李剑锋 ;
张文正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0) :1116-1119
[8]   天然气混源作用对同位素判源的影响 [J].
夏新宇 ;
李春园 ;
赵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105-106+109+7-8+15-1
[9]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源岩及碳酸盐岩生烃的有关问题讨论 [J].
陈安定 .
沉积学报, 1996, (S1) :90-99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聚集条件及运聚动平衡 [J].
郝石生 ;
高耀斌 ;
黄志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48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