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李博
屠幼英
梅鑫
蔡晓红
王奕
李伟
机构
[1] 浙江大学茶学系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茶籽; 多糖; 响应面分析; 小星点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茶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茶籽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运用小星点设计考察萃取时间(30~150min)、压力(15~45MPa)、温度(40~80℃)及夹带剂乙醇浓度(50%~90%)四因素对茶籽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明,茶籽多糖得率与四因素关系符合二次模型。时间和夹带剂乙醇浓度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压力的二次项以及时间和压力的交互作用对茶籽多糖得率具有显著影响。该二次多项式模型用后退法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简化模型,依据简化后的模型在各因素设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150min,压力45MPa,温度60℃,夹带剂乙醇浓度为65%。该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茶籽多糖的实际平均得率为13.23%,与预测值13.96%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97 / 9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籽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J].
张忠 ;
李静 ;
李正涛 ;
巩发永 .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0) :49-50+99
[2]   微波辅助提取茶籽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J].
张忠 ;
李静 ;
花旭斌 ;
齐桂年 ;
巩发永 .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7, (01) :23-25
[3]   超临界CO流体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研究 [J].
未作君 ;
林立 ;
倪晋仁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6, (02) :197-202
[4]   茶籽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J].
田洪舟 ;
裘爱泳 ;
史小华 .
中国油脂, 2004, (06) :27-29+44
[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J].
唐韶坤 ;
李淑芬 ;
叶春皓 ;
田松江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4, (01) :23-27
[6]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J].
吴伟 ;
崔光华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0, (05) :292-298
[7]  
茶学实验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意欢主编, 1997
[8]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in plant essential and volatile oil analysis[J] . Seied Mahdi Pourmortazavi,Seiedeh Somayyeh Hajimirsadeghi.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2007 (1)
[9]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isoflavones from soybean flour [J].
Rostagno, MA ;
Araújo, JMA ;
Sandi, D .
FOOD CHEMISTRY, 2002, 78 (01) :111-117
[10]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in herbal and natural product studies - a practical review [J].
Lang, QY ;
Wai, CM .
TALANTA, 2001, 53 (04) :77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