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5 条
华南早中生代从印支期碰撞构造体系向燕山期俯冲构造体系转换的形变记录
被引:347
作者: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徐先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良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华南地块;
叠加褶皱;
印支期碰撞褶皱体系;
早燕山期俯冲褶皱系统;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华南地区中生代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但对这种动力体制转换发生的时间和产生的地质效应则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分析华南印支—早燕山构造层(D—J1-2)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识别了早中生代两个世代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具有南北成带、晚期NNE向褶皱构造具有东西分区的区域展布特征。基于地层接触关系和早中生代岩浆岩和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统计分析,认为这两组叠加褶皱构造清楚地记录了华南早中生代两期挤压事件,近东西向褶皱是对印支早期华南地块南北边缘碰撞造山事件的远程响应,NNE向褶皱则起源于燕山早期((170±5)Ma)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低角度俯冲作用,两者发生转换的时代在中晚侏罗世之交。伴随这两期构造挤压而产生的地壳增厚分别诱发了华夏地块三叠纪和晚侏罗世地壳深熔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华南两组叠加褶皱构造的识别为进一步探讨早中生代从碰撞动力构造体系向俯冲动力构造体系转换提供了关键的构造地质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J].
董树文
;
张岳桥
;
龙长兴
;
杨振宇
;
季强
;
王涛
;
胡建民
;
陈宣华
.
地质学报,
2007, (11)
:1449-1461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龙长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季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赣东南富城杂岩体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
[J].
于津海
;
王丽娟
;
王孝磊
;
邱检生
;
赵蕾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41-1456

于津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孝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邱检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闽西南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J].
王丽娟
;
于津海
;
徐夕生
;
谢磊
;
邱检生
;
孙涛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70-1484

王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于津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谢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邱检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南岭中生代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成矿的有关问题
[J].
谭俊
;
魏俊浩
;
李艳军
;
李闫华
;
鄢云飞
.
地质论评,
2007, (03)
:349-36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再论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李武显
;
李正祥
.
科学通报,
2007, (09)
:981-991

李献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李武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湖南中部和广东西部3个典型花岗质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成岩意义
[J].
彭冰霞
;
王岳军
;
范蔚茗
;
彭头平
.
地质学报,
2006, (10)
:1597-159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岳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范蔚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彭头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7]
湘南骑田岭岩体芙蓉超单元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赵葵东
;
蒋少涌
;
姜耀辉
;
刘敦一
.
岩石学报,
2006, (10)
:2611-26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少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粤西河台金矿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翟伟
;
李兆麟
;
孙晓明
;
黄栋林
;
梁金龙
;
苗来成
.
地质论评,
2006, (05)
:690-69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兆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栋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高要河台金矿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梁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南岭东段龙源坝复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敏
;
陈培荣
;
黄国龙
;
谭正中
;
凌洪飞
;
陈卫锋
.
地质学报,
2006, (07)
:984-994

张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培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国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核工业研究所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谭正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核工业研究所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凌洪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卫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赣南大吉山花岗岩成岩与钨矿成矿年龄的研究
[J].
张文兰
;
华仁民
;
王汝成
;
陈培荣
;
李惠民
.
地质学报,
2006, (07)
:956-962

张文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仁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培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