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针叶树抗旱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广全
赖亚飞
李文华
马松涛
张弥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延安市林业学校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 陕西杨陵
[6] 陕西延安
关键词
PV技术; 针叶树; 植物水分生理; 抗旱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3 [森林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P V技术测定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白皮松(P.bungeana)和圆柏(Sabinachinensis)4种针叶树的抗旱性生理指标,即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π0)、初始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πp)、初始质壁分离点的相对含水量(RWCπp)、初始质壁分离点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πP)和小枝相对束缚水含量(AWC)。结果表明:①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的π0和πp值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圆柏的π0和πp值随时间变化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与其它3种树基本一致;②4种针叶树的ROWCπP,RWCπp值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③4种针叶树的AWC值随时间变化不大;④用不同的水分生理指标比较这4种针叶树抗旱性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应用P-V技术对元宝枫水分生理特点的研究 [J].
顾振瑜 ;
文建雷 ;
胡景江 ;
王姝清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9, (04) :17-22
[2]   油松P-V曲线主要水分参数随季节和种源的变化 [J].
李庆梅 ;
徐化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4) :326-335
[3]   应用PV技术对7种针阔叶幼树抗旱性的研究 [J].
田有亮 ;
郭连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2) :114-119
[4]   林木体内水分状况测定——P—V曲线的制作及其应用 [J].
苏印泉 ;
李瀚 ;
李际红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89, (02) :33-38
[5]   PV技术在油松侧柏苗木抗旱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J].
李吉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9, (01) :3-11
[6]   油松侧柏苗木抗旱特性初探 [J].
李吉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8, (02) :23-30
[7]   压力室(PRESSURE CHAMBER)在植物水分状况研究中的应用 [J].
王万里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3)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