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结构与路径

被引:17
|
作者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博智宏观论坛"中长期发展课题组
刘世锦
王子豪
蔡俊韬
钱胜存
机构
关键词
终端产品; 消费结构; 经济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7.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终端产品结构主要与人的需求偏好和收入水平直接相关,在不同国家之间具有广泛可比性。本文通过比较先发国家、后发成功追赶型国家、欧洲模式发达国家和资源禀赋丰裕型国家在不同发展水平的终端产品结构,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终端产品结构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和趋同性。与中国相同发展阶段的终端产品结构相比较,可以看出,由于历史、技术和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偏离和扭曲,同时也展现出到2035年中国终端产品结构的演进路径和调整方向。在中国居民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应顺应终端产品结构变迁规律,实施一系列有利于终端产品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战略和政策,较大幅度降低基建、房地产投资比重,在提高质量的同时降低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相应提高居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比重。政府消费则应向教育、卫生、社保和福利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1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GFP及其驱动的经济增长
    刘世锦
    [J]. 管理世界, 2015, (10) : 1 - 6
  • [2] 陷阱还是高墙[M]. 中信出版社 , 刘世锦, 2011
  • [3] 探索经济繁荣[M]. 中信出版社 , (美) 罗德里克,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