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交泰丸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40
|
作者
张潇 [1 ,2 ]
高耀 [1 ]
向欢 [3 ]
秦雪梅 [1 ]
田俊生 [1 ]
机构
[1]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2]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交泰丸;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反向分子对接; 靶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筛选交泰丸抗抑郁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DME/T计算方法筛选交泰丸活性成分,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文本挖掘工具(CooLGeN)预测和筛选交泰丸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抑郁作用靶点。借助Gephi软件构建交泰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交泰丸中筛选得到28个活性成分,涉及靶点38个,主要通过参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轴突导向因子从而改善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发育状况;调控MAPK、Wnt以及Erb B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交泰丸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584 / 15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交泰丸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杨帅
    潘晔
    宋彦奇
    高杉
    蔡雪朦
    高树明
    于春泉
    [J]. 中草药, 2016, 47 (23) : 4218 - 4223
  • [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萃取组分的抗抑郁作用机制[J]. 陈建丽,高耀,秦雪梅,田俊生.药学学报. 2016(03)
  • [3] 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
    卿大双
    罗维早
    孙建彬
    王欣
    阳勇
    王德江
    李隆云
    覃瑶
    [J]. 中草药, 2016, 47 (02) : 324 - 329
  • [4] 逍遥散中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肖
    宫文霞
    周玉枝
    高丽
    高晓霞
    田俊生
    秦雪梅
    杜冠华
    [J]. 中草药, 2015, 46 (20) : 3109 - 3116
  • [5] 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薛小燕
    郭小华
    李敏
    罗焕敏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12) : 3463 - 3466
  • [6] 重症抑郁障碍外周血micro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范惠民
    吴文波
    牛威
    孙欣羊
    仲爱芳
    赵林
    张理义
    [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24 (05) : 418 - 422
  • [7]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王睿
    黄树明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 (12) : 1332 - 1336
  • [8] 交泰丸临床及药理研究述要
    周志焕
    高杉
    李琳
    高树明
    王莹
    于春泉
    [J]. 天津中医药, 2014, 31 (03) : 190 - 192
  • [9] Wnt信号通路与神经发生的关系研究
    李慧
    黄景阳
    袁中瑞
    [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12 (11) : 1177 - 1179
  • [10] Potential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phenothiazine drugs[J]. QI Lu,DING YanQing.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