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原主要牧草冷蒿和差不嘎蒿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与竞争机制

被引:16
作者
周海燕
赵爱芬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开放试验站 兰州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开放试验站
[4] 兰州
关键词
冷蒿; 差不嘎蒿; 生理生态特性; 竞争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E)和水分利用效率 ( 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 ,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 ,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 Pn和 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 ,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不嘎蒿 ,说明冷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量和节约用水的能力。自然状态下冷蒿各生长季的水势 ( ψw)和充分膨胀时的渗透势 ( ψ10 0π )远低于差不嘎蒿 ,水分相对亏缺 ( RWD)、束缚水含量 ( BWC)、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BWC/F WC)远高于差不嘎蒿 ,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干旱和旱后复水条件下差不嘎蒿的 RWD、BWC和 BWC/FWC产生大幅度波动 ;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者 RWD、BWC和 ψw终极值相近 ;长期淹水对冷蒿生理过程的影响更大些。干旱使两种牧草蛋白质发生分解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积 ,其中冷蒿的累积量远远超过差不嘎蒿 ,这种累积特征可能正是两种牧草竞争机制的本质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894 / 9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PV技术在油松侧柏苗木抗旱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J].
李吉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9, (01) :3-11
[2]  
Radin J W. Plant Physiology . 1973
[3]   细胞相容性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J].
侯彩霞 ;
汤章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1) :1-7
[4]   沙坡头主要建群植物油蒿和柠条的气体交换特征研究 [J].
张利平 ;
王新平 ;
刘立超 ;
黄子琛 ;
刘新民 .
生态学报, 1998, (02) :23-27
[5]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6]   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3和C4光合作用途径 [J].
殷立娟 ;
王萍 .
生态学报, 1997, (02) :3-13
[7]   晋西北3个树种抗旱性指数的研究 [J].
王孟本 ;
李洪建 ;
柴宝峰 .
植物研究, 1996, (02)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