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痕迹分析方法

被引:24
作者
黄肇义
杨东援
机构
[1]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2]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 生态痕迹;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1 ;
摘要
从生态痕迹概念提出的背景、生态痕迹概念的内涵、生态痕迹分析的意义、生态痕迹的计算方法、生态痕迹分析的应用和生态痕迹分析方法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对生态痕迹的当前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 ,以推动生态痕迹分析这个应用生态学概念和方法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赵景柱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635-640
[2]   区域与城市研究领域的拓展: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J].
张京祥 ;
崔功豪 .
城市规划, 1999, (06) :36-38+45+63
[3]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以加拿大温哥华规划师的最新尝试为例 [J].
杨建觉 .
城市规划, 1998, (01) :43-47
[4]   转变认识观念,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
刘健 .
城市规划, 1997, (05) :26-28
[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 [J].
刘健 .
城市规划, 1996, (04) :28-31
[6]  
持续发展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牛文元 著, 1994
[7]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 Indicator of Progress Towar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J] . Mathis Wackernagel,J. David Youn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1998 (1-2)
[8]  
Revisiting carrying capacity: Area-base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J] . William E. Rees.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