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西部地区森林碳汇碳抵消效果及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被引:7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帅帅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贞昌
[
1
]
机构
:
[1]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
林业经济
|
2019年
/ 41卷
/ 02期
关键词
:
森林碳汇;
碳排放;
碳抵消效果;
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
D O I
:
10.13843/j.cnki.lyjj.2019.02.013
中图分类号
: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文章以CO2排放系数与森林蓄积量扩展法相结合,测算出西部森林碳汇碳抵消成效,结果表明西部森林碳汇碳抵消效果明显,为其换取了发展空间。因此要增加西部森林碳汇量。通过熵权法客观赋权,构建西部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测算出西部12省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评价指数,据此将12省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研究表明,西部森林碳汇发展潜力最大的省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的计量及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 徐青乔.东北林业大学 2015
[2]
气候友好型试点碳抵消林效益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杰
[J].
环境与发展,
2014,
26
(05)
: 39
-
45
[3]
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 陈卫洪.四川农业大学 2016
[4]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郗婷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郗婷婷
李顺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顺龙
[J].
林业经济问题,
2006,
(06)
: 519
-
522
[5]
密切合作 扎实工作 以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现代林业发展——访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
英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英夫
孙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晓东
[J].
绿色中国,
2011,
(07)
: 34
-
37
[6]
我国森林碳库特点与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杨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杨帆
刘金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刘金山
贺东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贺东北
[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
31
(01)
: 1
-
4
[7]
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抵消能源碳排放效果——以广州为例
周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周健
肖荣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肖荣波
庄长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庄长伟
邓一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邓一荣
[J].
生态学报,
2013,
33
(18)
: 5865
-
5873
[8]
中国森林碳汇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续珊珊, 2011
[9]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张童.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森林碳汇潜力评价[J]. 续珊珊.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2)
←
1
2
→
共 13 条
[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的计量及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 徐青乔.东北林业大学 2015
[2]
气候友好型试点碳抵消林效益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杰
[J].
环境与发展,
2014,
26
(05)
: 39
-
45
[3]
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 陈卫洪.四川农业大学 2016
[4]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郗婷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郗婷婷
李顺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顺龙
[J].
林业经济问题,
2006,
(06)
: 519
-
522
[5]
密切合作 扎实工作 以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现代林业发展——访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
英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英夫
孙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晓东
[J].
绿色中国,
2011,
(07)
: 34
-
37
[6]
我国森林碳库特点与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杨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杨帆
刘金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刘金山
贺东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贺东北
[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
31
(01)
: 1
-
4
[7]
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抵消能源碳排放效果——以广州为例
周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周健
肖荣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肖荣波
庄长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庄长伟
邓一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邓一荣
[J].
生态学报,
2013,
33
(18)
: 5865
-
5873
[8]
中国森林碳汇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续珊珊, 2011
[9]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张童.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森林碳汇潜力评价[J]. 续珊珊.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