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水域主要渔业生物资源状况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建生
程家骅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3] 上海上海水产大学
[4] 上海
[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6] 上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7] 青岛
关键词
长江口; 拖网; 渔业资源; 优势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4 [渔场资源];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长江口水域20世纪90年代的拖网生产资料以及生物学测定数据,分析该水域拖网生产的渔获种类及优势种的资源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各时期长江口水域拖网生产的渔获物中,鱼类占92%以上,头足类和甲壳类所占的百分比较小,分别在8%和1%以下。每个时期的拖网生产的种类数基本相当,都为40种左右;同一时期的不同季节和各季节的不同时期间的种类数均有明显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口水域拖网渔获物优势种类的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90年代初期到末期,大部分传统优势种的渔获比例相对稳定,某些优势种的渔获比例有较大的波动或急剧减少,小型低质鱼种的渔获比例和种数增加。对带鱼、小黄鱼的体长组成结构分析表明它们的群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趋于明显的小型化,当前的小型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而在此期间黄鲫的体长组成结构变化不大。该水域的优势种类组成和主要优势种类体长组成结构的变化是和逐渐增加的捕捞力量以及水域环境变化相关联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东海带鱼群体结构变动的研究 [J].
周永东 ;
徐汉祥 ;
刘子藩 ;
薛利建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14-320
[2]   东海区帆式张网渔业资源利用结构的动态分析 [J].
程家骅 ;
陈雪忠 ;
林龙山 ;
汤建华 ;
刘宝祥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2) :64-68
[3]   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 [J].
金显仕 ;
唐启升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3) :19-25
[4]   长江口沿岸水域银鲳资源监测及渔业经济分析 [J].
曹正光,赵利华 .
水产学报, 1995, (04) :374-378
[5]  
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罗秉征,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