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球形臼齿状构造”新解——1400 Ma以前球形或似球形实体宏观藻类化石的细胞显微结构

被引:12
作者
梅冥相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实体化石; 宏观藻类化石; 多细胞组织; 臼齿状构造; 中元古代; 天津蓟县剖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组成一个复杂而特别的叠层石—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其中,第三段构成一个特征迥异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该非叠层石序列上部的均一石灰岩(隐晶质泥晶灰岩)中普遍发育大小不等的带状臼齿状构造,与臼齿状构造共同产出的是一些数毫米乃至厘米级的球形体或似球形体。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曾经被解释为球形臼齿状构造,也被解释为灰岩结核、燧石结核或凝灰岩结核。岩石薄片的显微镜观察表明,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的内部,显示出较为明显但又较为原始的多细胞组织,如分生组织和类似于薄壁组织的成熟组织,其中一些成熟细胞还保留着较为明显的细胞显微结构,表明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的内部结构明显不同于臼齿状构造的特殊填充物——等粒状微亮晶方解石。因此,这些球形体或似球形体应该归为丘尔藻或拟丘尔藻之类的宏观藻类化石,而不是球形臼齿状构造。尽管前人在前寒武纪地层之中描述了若干宏观藻类化石,但多以碳质压型的形式保存在泥岩之类的细粒沉积之中。发现于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灰岩中的实体球形或似球形宏观藻类化石,以其较老的地质年代(大于1400Ma)、较为明显而又原始的多细胞组织和一些成熟细胞的可能细胞显微结构,表明该球形实体化石具明显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属性。这些初步研究和发现为探讨真核生物的起源演变、揭示宏观藻类化石的生物学属性提供了罕见的实际材料,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段底部和下段的遗迹化石 [J].
王约 ;
徐一帆 .
现代地质, 2007, (03) :469-478
[2]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的沉积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J].
梅冥相 .
现代地质, 2007, (01) :45-56
[3]   从席底构造到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沉积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 [J].
梅冥相 ;
高金汉 ;
孟庆芬 .
现代地质, 2006, (03) :413-422
[4]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宏观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淑芬 ;
朱士兴 ;
黄学光 .
古生物学报, 2006, (02) :207-220
[5]   天津蓟县剖面中元古界高于庄组臼齿状构造的层序地层位置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 [J].
梅冥相 .
古地理学报, 2005, (04) :437-447
[6]   中国沉积学的今后发展:若干思考与建议 [J].
孙枢 .
地学前缘, 2005, (02) :3-10
[7]   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 [J].
梅冥相 ;
周洪瑞 ;
杜本明 ;
罗志清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4) :47-59
[8]   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其相序组构特征 [J].
梅冥相 ;
徐德斌 ;
周洪瑞 .
沉积学报, 2000, (01) :43-49+62
[9]   燕山常州沟组(约1800Ma)碳质压型化石及其多细胞组织的发现 [J].
朱士兴 ;
孙淑芬 ;
黄学光 ;
贺玉贞 ;
朱更新 ;
孙立新 ;
张宽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4) :1552-1557
[10]   中国蓟县团山子组(17亿年)宏观藻类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J].
阎玉忠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5, (02) :1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