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37
作者
许明祥
刘国彬
卜崇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3] 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人工林; 土壤肥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就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是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主要的肥力指标,其含量能更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利用年限小于10年的土壤肥力处于很低的水平,利用年限在10~20年间的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利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土壤肥力接近中等水平。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养分中除全磷和速效钾外,其它养分含量均偏低,该区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367 / 13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J].
骆东奇 ;
白洁 ;
谢德体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202-205
[2]   植被破坏对黄土高原加速侵蚀及土壤退化过程的影响 [J].
查轩 ;
黄少燕 .
山地学报, 2001, (02) :109-114
[3]   延安试区人工刺槐林地的土壤干层分析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杨岗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1) :101-106
[4]   黄土高原恢复植被防止土地退化效益研究 [J].
常庆瑞 ;
安韶山 ;
刘京 ;
王斌 ;
魏永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4) :6-9+44
[5]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J].
吕晓男 ;
陆允甫 ;
王人潮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9, (04) :38-42
[6]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粘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Ⅱ.化学和生物学肥力的演化 [J].
孙波 ;
张桃林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1999, (02) :203-217
[7]   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J].
张庆费 ;
由文辉 ;
宋永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21-24
[8]   林地开垦加速侵蚀下土壤养分退化的研究 [J].
史衍玺,唐克丽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4) :26-33
[9]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吴钦孝, 1998
[10]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