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被引:48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逆冲推覆构造; 祁连山—北秦岭造山带; 旋转; 阿拉善地块;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0.02.004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是我国重要的陆内逆冲推覆构造带 ,其形成与发展 ,对了解我国西部与东部之间的构造转换 ,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研究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有利地区。通过对该构造带几个问题的讨论 ,认为该构造带南段与北段的形成机理是不同的 ,鄂尔多斯盆地在当时有一定程度的逆时针旋转。南段主要是祁连山—北秦岭造山带向北东方向挤压的结果 ,贺兰山南部的北西向构造也属于该段 ,因此其形状为一向北东突出的弧形 ;而北段是由于旋转的盆地与发生构造挤出的阿拉善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及其演化.[M].谭永杰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2]  
祁连山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M].冯益民;何世平著;.地质出版社.1996,
[3]  
祁连-北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构造特征与造山过程.[M].张维吉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4]  
陕甘宁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及油气勘探.[M].汤锡元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掩冲带构造与油气.[M].杨俊杰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6]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王鸿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7]  
宁夏地质概论.[M].霍福臣等著;.科学出版社.1989,
[8]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8,
[9]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石油地质论文集.[M].内蒙古石油学会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10]   四川盆地南缘早三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J].
杨振宇 ;
JeanBesse .
地质科学, 2000, (01) :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