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81
作者
郑度 [1 ]
姚檀栋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岩石圈; 碰撞与隆升过程; 气候环境变化; 现代表生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选择青藏高原为典型地区,特别注意高原与毗邻地区的联系,以从全球尺度探讨高原的各种过程,目标集中在大陆碰撞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以过程为主线贯通碰撞机制、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时间上着重新生代以来,在不同精细时间尺度上定量地描述碰撞和隆升的动态过程及环境变化。运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各学科之间有机交叉、综合研究的方法,开展大陆碰撞动力学、环境变化、现代表生过程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大陆岩石圈碰撞过程及其成矿效应;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青藏高原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在完成研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项目取得如下的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进展: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青藏高原南北缘山盆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青藏高原整合构造模型与成矿成藏评价;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高原周边环境变化事件及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分辨率气候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高原主要生态系统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高原气候变化及冰冻圈变化与预测;高原土地覆被变化、恢复整治及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alpine meadows [J].
Xu, XL ;
Ouyang, H ;
Cao, GM ;
Pei, ZY ;
Zhou, CP .
BIOGEOCHEMISTRY, 2004, 71 (03) :353-369
[2]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M].郑度;姚檀栋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3]   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J].
谭捍东 ;
魏文博 ;
Martyn Unsworth ;
邓明 ;
金胜 ;
John Booker ;
Alan Jones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85-690
[4]   树轮记录的青海德令哈地区千年降水变化 [J].
邵雪梅 ;
黄磊 ;
刘洪滨 ;
梁尔源 ;
方修琦 ;
王丽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45-153
[5]   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J].
王宁练 ;
丁良福 .
冰川冻土, 2002, (03) :234-244
[6]   大渡河上游林区森林资源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 [J].
包维楷 ;
张镱锂 ;
王乾 ;
摆万奇 ;
郑度 .
山地学报, 2002, (02) :194-198
[7]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2ka来温度与甲烷浓度变化记录 [J].
姚檀栋 ;
徐柏青 ;
段克勤 ;
王宁练 ;
蒲健辰 ;
田立德 ;
孙维贞 ;
康世昌 ;
秦翔 ;
L.G.Thompso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46-352
[8]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J].
郑度 ;
林振耀 ;
张雪芹 .
地学前缘, 2002, (01) :95-102
[9]   拉萨城市用地变化分析 [J].
张镱锂 ;
李秀彬 ;
傅小锋 ;
谢高地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0, (04) :39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