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

被引:145
作者
施雅风
孔昭宸
王苏民
唐领余
王富葆
姚檀栋
赵希涛
张丕远
施少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系
[5]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兰州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8] 南京
[9] 北京
[10] 兰州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1] 兰州
关键词
全新世; 大暖期鼎盛阶段; 气候变化; 高海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孢粉、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面等变化,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7.2—6.0kaBP)的气候与环境。恢复了大暖期盛期的植被带、气温、降水以及海面变化等。认为其时华南温度比今高1℃,长江流域高2℃,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可能高3℃,青藏高原南部达4—5℃,冬季升温幅度更大于年平均温度。百年级的增暖相伴夏季风的扩张和冬季寒潮的衰退,植被带北迁西移,内蒙、新疆、青海和西藏普遍出现高湖面指示着降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东部则在6.5—5.0kaBP间出现全新世中的最高海面,约高于现今1—3m,导致沿海地区约7×10~4km2被海水所淹,达到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865 / 8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史培军著;.科学出版社.1991,
[2]  
中国考古学通论.[M].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  
柴窝堡-达坂城地区水资源与环境.[M].施雅凤;曲耀光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4]  
广州地区第四纪地质.[M].李平日等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5]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M].严钦尚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  
西藏第四纪地质.[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83,
[7]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8]   逐步判别分析在恢复古气候中的应用 [J].
梁幼林 ;
王晓春 ;
孔昭宸 ;
杜乃秋 ;
陈耀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22) :1731-1734
[9]  
内蒙古岱海湖泊环境变化与东南季风强弱的关系.[J].王苏民;冯敏.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1, 07
[10]   新疆地区13000年来的气候序列初探 [J].
文启忠 ;
乔玉楼 .
第四纪研究, 1990, (04) :3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