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前额叶皮质NE、DA、5-HT含量影响

被引:7
|
作者
李学勇 [1 ,2 ]
姚哈斯 [2 ]
苗美 [2 ]
乌兰 [2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关键词
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 脑卒中后抑郁症; 单胺递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9 [中国少数民族医学];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513 ;
摘要
目的观察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及前额叶皮质单胺递质的含量影响。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蒙医针刺组、盐酸氟西汀组,每组8只。用栓线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叠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与孤养结合造成PSD动物模型。通过糖水偏爱实验和敞箱实验对大鼠行为学评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等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下降(P﹤0.05),前额叶皮质NE、DA、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蒙医针刺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前额叶皮质NE、DA、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蒙医针刺组和盐酸氟西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异常,明显提高前额叶皮质NE、DA、5-HT单胺递质的含量,具有抗抑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29 / 2031 +20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