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异花岗岩的识别与研究

被引:411
作者
吴福元 [1 ,2 ,3 ]
刘小驰 [1 ]
纪伟强 [1 ,2 ]
王佳敏 [1 ]
杨雷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院
关键词
结晶分异作用; 堆晶作用; 高分异花岗岩; 花岗岩浆; 大陆地壳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作为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岗岩一直是地质学中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从小型岩枝、岩脉,到大型岩基,花岗岩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对导致花岗岩成分变异的原因,目前学术界则存在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在于,花岗岩浆是否能够发生有效的结晶分异作用,以及如果有的话,将发生何种类型的结晶分异作用.本文通过资料的归纳与整理认为,尽管花岗岩浆由于较高的SiO2含量导致其较高的粘度,但花岗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既有野外宏观地质资料证据,也有微观尺度矿物组成及其成分变化的证据,更有大量地球化学资料的支持.这些资料显示,单纯的重力分异并不是花岗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主导机制.相反,流动导致的分异可能是花岗岩浆成分变异最主要的原因.根据结晶分异程度,花岗岩可划分为低分异花岗岩、高分异花岗岩以及与之伴生的堆晶花岗岩,它们都将是未来花岗岩岩石学研究的前沿.在大型岩浆房中,高分异花岗岩的出现主要与它的高温及富挥发分相关;而沿伸展构造的侵位也是花岗岩浆能够发生强结晶分异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在高度结晶分异作用情形下,花岗岩浆较长的结晶时间使其极易受到围岩同化混染的影响.因而,花岗岩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反映源区的特征及岩浆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高分异花岗岩有可能是大陆地壳成分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且与W、Sn、Nb、Ta、Li、Be、Rb、Cs和REE等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745 / 76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04 条
[1]   藏南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绢云母Ar-Ar年龄及其成矿意义 [J].
梁维 ;
杨竹森 ;
郑远川 .
地质学报, 2015, 89 (03) :560-568
[2]   佛冈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成因:来自Nb-Ta-Zr-Hf等元素的制约 [J].
陈璟元 ;
杨进辉 .
岩石学报, 2015, 31 (03) :846-854
[3]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J].
吴福元 ;
刘志超 ;
刘小驰 ;
纪伟强 .
岩石学报, 2015, 31 (01) :1-36
[4]   江西雅山花岗岩岩浆演化及其Ta-Nb富集机制 [J].
李洁 ;
黄小龙 .
岩石学报, 2013, 29 (12) :4311-4322
[5]   花岗质岩浆能够结晶分离和演化吗? [J].
张旗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 31 (02) :252-260
[6]   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成因类型的进一步探讨 [J].
汪洋 .
地质论评, 2008, (02) :162-174
[7]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J].
张旗 ;
潘国强 ;
李承东 ;
金惟俊 ;
贾秀勤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39-1251
[8]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
[9]   再论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李武显 ;
李正祥 .
科学通报, 2007, (09) :981-991
[10]   粤西连阳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高剑峰 ;
凌洪飞 ;
沈渭洲 ;
陆建军 ;
张敏 ;
黄国龙 ;
谭正中 .
岩石学报, 2005, (06) :1645-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