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盐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34
作者
温小虎 [1 ]
仵彦卿 [1 ]
苏建平 [2 ]
张应华 [2 ]
刘发民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地下水; 盐化特征; 机理; 额济纳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分析额济纳盆地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盐化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额济纳盆地地下水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潜水的盐化自沿河主要补给区到蒸发排泄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河流主要补给区向北和向东西两侧,至居延海,进素土海子和古日乃湖中心洼地地下水,地下水由淡水,逐渐过渡为微咸水、中度咸水及极度咸水、盐水;承压水属于微咸水。依据地下水中各离子含量的比值特征的分析结果,控制本区地下水盐化的主要因素为硅酸盐矿物溶解和蒸发沉积作用,硅酸盐矿物溶解主要发生在沿河的地下水补给区;蒸发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水径流-排泄区。深层地下水埋藏较深,蒸发的作用大大减弱,因而含盐量少,水质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00年来黑河中下游水土资源利用与下游环境演变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宋耀选 ;
周茅先 ;
罗芳 .
中国沙漠, 2004, (04) :27-30
[2]   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水盐特征与植被生长的相关研究 [J].
周茅先 ;
肖洪浪 ;
罗芳 ;
李守中 ;
宋耀选 ;
肖生春 .
中国沙漠, 2004, (04) :53-58
[3]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及对策 [J].
刘敏 ;
甘枝茂 .
中国沙漠, 2004, (02) :50-54
[4]   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承载能力的提高 [J].
高前兆 ;
仵彦卿 ;
刘发民 ;
胡兴林 .
中国沙漠, 2004, (02) :44-49
[5]   黑河流域绿洲环境演变因素研究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中国沙漠, 2003, (04) :51-56
[6]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与水资源的关系 [J].
钟华平 ;
刘恒 ;
王义 ;
托娅 ;
耿雷华 ;
颜志俊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223-228
[7]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徐中民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14-21
[8]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 [J].
龚家栋 ;
董光荣 ;
李森 ;
高尚玉 ;
肖洪浪 ;
申建友 .
中国沙漠, 1998, (01) :46-52
[9]   Patterns in groundwater chemistry resulting from groundwater flow [J].
Stuyfzand, PJ .
HYDROGEOLOGY JOURNAL, 1999, 7 (01) :15-27
[10]  
Hydrochemical Evolution of Sodium-Sulfate and Sodium-Chloride Groundwater Beneath the Northern Chihuahuan Desert, Trans-Pecos, Texas, USA[J] . R. Stephen Fisher,William F. Mullican, III.Hydrogeology Journal . 19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