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13年吉林省主粮作物种植布局及其水热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被引:13
作者
宋梦美 [1 ]
安萍莉 [1 ]
江丽 [1 ]
蔡璐佳 [2 ]
张哲 [1 ]
黄灿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2]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怀柔分局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种植界限; 热量资源; 水资源; 利用效率; 产出效率;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水热资源利用效率变化情况是挖掘粮食高产潜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优化粮食作物布局以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3-2013年吉林省2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农业统计数据,按照作物积温需求划分出水稻、玉米和大豆的气候种植界限,对因气候变暖而增加的种植区域(敏感区)内水、热资源有效利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1993-2013年吉林省积温带明显东扩,水稻和玉米的气候种植界限东扩到敦化-靖宇-临江一线,大豆的气候种植界限东扩到吉林省最东部的长白县;②三种作物敏感区内热量资源利用效率低于非敏感区,但水资源利用效率均高于非敏感区。1993-2013年作物敏感区内水热资源利用效率均呈现出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显著高于非敏感区;③水稻和玉米敏感区内水热资源产出效率均高于非敏感区,但大豆敏感区内产出效率低于非敏感区。结论:气候变暖对研究区内水热资源效率的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正效应。从水、热资源优化利用的角度,研究区可适当向东扩展玉米和水稻的种植面积,但要加强农田灌溉系统和灌溉技术,降低水稻的水资源约束情况。同时避免研究区最东部安图、长白等地粮豆的盲目扩种,减少热量资源的约束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01 / 5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D].李小勇.湖南农业大学.2011, 06
[2]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水稻的时空分布特征.[J].陈浩;李正国;唐鹏钦;胡亚南;谭杰扬;刘珍环;游良志;杨鹏;.应用生态学报.2016, 08
[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和冷害风险的影响 [J].
王晓煜 ;
杨晓光 ;
吕硕 ;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6, (10) :1859-1871
[4]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J].
满卫东 ;
王宗明 ;
刘明月 ;
路春燕 ;
贾明明 ;
毛德华 ;
任春颖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7) :1-10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J].王晓煜;杨晓光;孙爽;解文娟;.应用生态学报.2015, 10
[6]   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J].
李淑娅 ;
田少阳 ;
袁国印 ;
葛均筑 ;
徐莹 ;
王梦影 ;
曹凑贵 ;
翟中兵 ;
凌霄霞 ;
展茗 ;
赵明 .
作物学报, 2015, 41 (10) :1537-1547
[7]  
Adaptation to a Warming-Drying Trend Through Cropping System Adjustment over Three Decades:A Case Study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ural Ecotone of China.[J].张婧婷;安萍莉;潘志华;郝宝针;王立为;董智强;潘学标;薛青武;.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5, 03
[8]   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曹萌萌 ;
李俏 ;
张立友 ;
高见 ;
李维海 ;
丁王梅 ;
孙彦坤 .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5) :492-496
[9]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 [J].
徐玲玲 ;
吕厚荃 ;
方利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8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