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30
作者
吴晶 [1 ]
高原 [1 ]
蔡晋安 [1 ]
石玉涛 [1 ]
林树 [2 ]
鲍挺 [2 ]
李祖宁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福建省地震局
关键词
华夏地块东南部; 地震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地壳; 活动断裂; 应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本研究采用SAM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资料,挑选符合剪切波窗口条件的记录,得到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区(23°N29°N,116°E120°E)10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W109.4°±42.6°,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2.5±1.5(ms/km),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对应该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闽东台站NW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揭示了NW向的水平主压应力和NW走向断裂的构造意义.两个闽西台站NE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不一致,与NE走向的断裂一致,体现了局部构造和局部应力场的复杂性.本研究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位于海边或岛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较为离散,主要是受到不规则表面地形和断裂交汇的影响.慢剪切波延迟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沿海地区慢剪切波延迟时间变化较大,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平缓.
引用
收藏
页码:1748 / 17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J].
吴晶 ;
高原 ;
陈运泰 ;
黄金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209-220
[2]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 [J].
舒良树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4) :418-431
[3]   云南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快剪切波偏振特性 [J].
石玉涛 ;
高原 ;
吴晶 ;
罗艳 ;
苏有锦 .
地震学报, 2006, (06) :574-585+679
[4]   首都圈地区横波分裂与地壳应力场特征 [J].
赖院根 ;
刘启元 ;
陈九辉 ;
刘洁 ;
李顺成 ;
郭飙 ;
黄志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189-196
[5]   福建沿海边缘陆域的原地应力测量研究 [J].
李宏 ;
安其美 ;
谢富仁 .
地震学报, 2005, (05) :508-514+582
[6]   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及活动断裂特点研究 [J].
陈晨 .
地震, 2005, (03) :102-108
[7]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的最新观测结果 [J].
牛之俊 ;
王敏 ;
孙汉荣 ;
孙建中 ;
游新兆 ;
甘卫军 ;
薛贵江 ;
郝晋新 ;
辛少华 ;
王永清 ;
王永祥 ;
李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8) :839-840
[8]   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对泉州地震的监测能力 [J].
洪星 ;
杨贵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 (02) :89-96
[9]   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J].
高原 ;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1) :180-185
[10]   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探讨 [J].
聂童春 ;
朱根灵 .
福建地质, 2004, (04) :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