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研究

被引:14
|
作者
闫亚新 [1 ]
杨建全 [1 ]
机构
[1] 西安医学院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 慢性; 力量训练; 功能性; 大学生; 康复;
D O I
10.13429/j.cnki.cjcr.2017.02.031
中图分类号
R873 [运动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5年9月至10月从西安医学院选项班中选取14名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列为实验组,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为主的康复手段;选择同期患者15例,列为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康复手段,进行为期2个月的康复训练,评价康复效果。结果 (1)在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中,对照组训练前得分为(12.76±2.14)分,训练后得分为(18.57±2.45)分,康复效果显著(P<0.05);实验组训练前得分为(13.65±3.12)分,训练后为(20.41±2.81)分,康复效果显著(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2)在T型敏捷性测试中,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为(12.93±0.92)s、(11.02±0.63)s,实验组训练前后分别为(12.87±0.89)s、(10.03±0.31)s,两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比较实验组效果更好(P<0.05)。(3)在萨金特纵跳测试中,对照组训练前后有效系数[(28.74±1.52)、(30.81±1.6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训练前后有效系数[(28.82±1.43)、(30.43±1.4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训练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力量训练和传统康复手段都能够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状况,但功能性力量训练较传统力量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