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商业化策略

被引:41
作者
李国平 [1 ]
吴孔明 [2 ]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玉米; 靶标害虫; 抗性治理; 种植策略;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22.2022819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玉米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事关世界粮食安全。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多数国家采取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控策略,但存在较高的使用成本和环境风险等问题。作为新一代的害虫防控技术,转基因抗虫玉米于1996年开始在美国商业化种植,并迅速推广到巴西等主要玉米生产国家,成为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等重大害虫的核心技术。该文综述了全球转基因抗虫玉米商业化的历史和防控害虫的作用,分析了美国对欧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等靶标害虫抗性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草地贪夜蛾对多种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抗性的成因与教训。基于中国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化事件的研发现状、玉米生产模式、玉米害虫的区域发生特点和迁飞生物学等特性,提出在南方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种植包含Vip3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草地贪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包含Cry2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在北方春玉米区种植包含Cry1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以及在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发生严重的地区种植包含Cry3B、Cry34/35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的区域性布局模式。要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高剂量-庇护所抗性治理措施,应基于转化事件是否对害虫达到高剂量要求而注册其对应的靶标害虫种类。在当前产品的庇护所设置上,对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抗虫玉米和单基因抗虫玉米应采用10%~20%结构性庇护所进行抗性治理,对防控亚洲玉米螟等害虫的多基因抗虫玉米可采用5%种子混合庇护所进行抗性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95 条
[1]  
Ovipositional respons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on host plants provide a basis for using Bt-transgenic maize as trap crop in China[J]. HE Li-mei,ZHAO Sheng-yuan,GAO Xi-wu,WU Kong-ming.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1(03)
[2]  
Expression profiles of Cry1Ab protein and its insecticidal efficacy against the invasive fall armyworm for Chinese domestic GM maize DBN9936[J]. LIANG Jin-gang,ZHANG Dan-dan,LI Dong-yang,ZHAO Sheng-yuan,WANG Chen-yao,XIAO Yu-tao,XU Dong,YANG Yi-zhong,LI Guo-ping,WANG Li-li,GAO Yu,YANG Xue-qing,YUAN Hai-bin,LIU Jian,ZHANG Xiu-jie,WU Kong-ming.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1(03)
[3]   我国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及其发生区划 [J].
陈辉 ;
武明飞 ;
刘杰 ;
谌爱东 ;
姜玉英 ;
胡高 .
植物保护学报, 2020, 47 (04) :747-757
[4]   草地贪夜蛾对Bt玉米的抗性与治理对策思考 [J].
何康来 ;
王振营 .
植物保护, 2020, 46 (03) :1-15
[5]   农业害虫跨越渤海的迁飞规律与控制策略 [J].
周燕 ;
张浩文 ;
吴孔明 .
应用昆虫学报, 2020, 57 (02) :233-243
[6]   中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策略 [J].
吴孔明 .
植物保护, 2020, 46 (02) :1-5
[7]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 [J].
王振营 ;
王晓鸣 .
植物保护, 2019, (01) :1-11
[8]   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J].
郭井菲 ;
赵建周 ;
何康来 ;
张峰 ;
王振营 .
植物保护, 2018, (06) :1-10
[9]   玉米害虫的研究进展 [J].
吴兰花 ;
郑丽霞 .
贵州农业科学, 2018, 46 (03) :53-58
[10]   推进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思考 [J].
沈平 ;
章秋艳 ;
林友华 ;
李文龙 ;
李昂 ;
宋贵文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 (04)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