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化与分异

被引:43
作者
郑度
李炳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古地理环境演化; 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 自然地域分异;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导致其本身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和自然区域的明显分异。本文阐明上新世以来青藏地区由低海拔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的演化以及因全球气候冷暖波动所引起的变化。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的划分和此较研究,揭示了与山体效应密切相关的分布模式。在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背景上,探讨了水汽通道、干旱河谷和寒旱核心等高原山地独特的地生态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环境和自然保护问题 [J].
郑度 ;
张百平 .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254-266
[2]   西藏日土县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植物群与古气候探讨 [J].
黄赐璇 ;
张青松 ;
刘福涛 .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247-253
[3]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隆起过程及自然环境变化初探 [J].
张青松 ;
李炳元 .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3) :234-240
[4]   昆仑山区综合科学考察的新进展 [J].
郑度 ;
潘裕生 ;
武素功 ;
张青松 .
山地研究, 1989, (02) :111-115+139
[5]   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 [J].
杨逸畴 ;
高登义 ;
李渤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8) :893-902
[6]   关于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若干问题 [J].
彭补拙 .
地理学报, 1986, (01) :51-58
[7]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几个问题 [J].
郑度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1985, (01) :60-69
[8]   略论川西山地的自然垂直带 [J].
郑远昌 ;
高生淮 .
山地研究, 1984, (04) :237-244+291
[9]   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初步研究 [J].
彭补拙 .
山地研究, 1984, (03) :182-189
[10]   巴基斯坦北部的地貌发育与第四纪冰期问题 [J].
李吉均 ;
徐叔鹰 .
地理学报, 1983, (01) :11-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