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

被引:58
作者
叶剑平 [1 ]
马长发 [1 ,2 ]
张庆红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
[2] 新疆财经大学
关键词
土地要素; 空间面板模型; 经济增长;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1.04.016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和空间面板数据剥离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9年、1992-2000年、2001-2009年全国土地要素贡献率分别是19.31%、13.93%和26.07%。研究结论:(1)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方法因为加入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而使得分析结果可能比普通面板分析方法结果更可靠。(2)中国当前表现为逐渐高效的外延式增长,较高的土地贡献率和土地弹性可能更符合当前各地方政府为获取GDP政绩争相扩地以及愈发达地区土地渴求愈强烈的经济现实,土地供给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亦应更多考虑次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124 +1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J].
姜海 ;
夏燕榕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8) :4-8
[2]   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丰雷 ;
魏丽 ;
蒋妍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2) :4-10
[3]   建设用地、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尹锋 ;
李慧中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2) :13-27
[4]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101-108
[5]   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14-21+69
[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7]  
Contracting in space: An application of spatial statistics to discrete-choice models[J] . Joris Pinkse,Margaret E. Slade.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