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水盆地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15
作者
侯明才 [1 ]
陈洪德 [1 ]
黎治忠 [2 ]
万梨 [1 ]
李国新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贵州省地勘局地质大队
关键词
广东; 三水盆地; 沉积体系; 演化阶段; 油气生储盖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五大沉积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根据五大沉积体系在纵向上的叠置关系,把三水盆地分为①早白垩世底部粗碎屑进积阶段;②晚白垩世初始湖泛阶段;③古新世—早始新世湖泊细碎屑加积阶段:④中始新世—晚始新世顶部粗碎屑填积阶段。最后,根据沉积演化过程中的生储盖匹配关系,指出盆地西部宝月地区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块,最有利的层位为古近系怖心组,最有利的沉积体系为发育在怖心组大岗段之上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和三角洲。
引用
收藏
页码:1175 / 11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J].
刘春莲 ;
董艺辛 ;
车平 ;
Franz T Frsich ;
石贵勇 ;
陈亮 ;
严伟术 .
沉积学报, 2006, (01) :75-80
[2]   广东三水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空间展布、岩石学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J].
董月霞 ;
肖龙 ;
周海民 ;
曾广策 ;
王方正 ;
王旭东 ;
向华 ;
赵太平 ;
柳小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1) :82-92
[3]   广东三水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兼论火山岩性质的时空演化和南海形成的深部过程 [J].
肖龙 ;
周海民 ;
董月霞 ;
曾广策 ;
王方正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1) :72-81
[4]   广东三水芦苞-大塘地区古近纪早中期淡水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附视频 [J].
李金刚 ;
洪文勇 ;
温永文 ;
王艳党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5, (03) :72-76
[5]   三水盆地古近系湖相沉积岩的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J].
刘春莲 ;
Franz T Fürsich ;
白雁 ;
杨小强 ;
李国强 .
沉积学报, 2004, (01) :36-40
[6]  
三水盆地渐新世晚期沉积物粒度分析[J]. 李志宏.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3(02)
[7]  
三水盆地渐新世晚期沉积物粒度分析[J]. 李志宏.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3 (02)
[8]   广东三水盆地晚自垩世—始新世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 [J].
侯红明,袁友仁,张毅祥,汤贤赞,王保贵 .
热带海洋, 1994, (04) :65-72
[9]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J].
袁友仁 ;
王保贵 ;
汤贤赞 ;
赖小嘉 ;
范时清 ;
柳枞阳 .
热带海洋, 1992, (01) :37-44
[10]   广东白垩纪叶肢介及红层的初步研究 [J].
张韦 ;
陈丕基 .
古生物学报, 1983, (03) :331-33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