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论治消渴病学术渊源及证治探析

被引:9
|
作者
张悦 [1 ]
李娟 [1 ]
张毅 [1 ]
李金田 [1 ]
赵琨鹏 [1 ]
张朝宁 [1 ]
古常军 [1 ]
马天星 [1 ]
机构
[1] 甘肃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内经》; 《金匮要略》; 消渴;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D O I
10.13913/j.cnki.41-1110/r.2020.03.002
中图分类号
R255.4 [消渴];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内经》对消渴病发病原因及其机理认识较深刻,其病因涉及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素体肥胖、禀赋不足、五脏柔脆、脏腑寒热相移及其燥热、七情过激、感受外邪等;《金匮要略》以《内经》为基础,从临床角度出发,确定了消渴病的证候框架,并提出相应治法与方药,如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乌梅丸、承气辈与活血类方药,凸显了辨证论治精神,对当今临床治疗消渴病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经》与《金匮要略》所论消渴病,其燥热偏盛、阴津亏耗的主要病机基本相同,合观二者所论,方可全面认识祖国医学早期对消渴病的认识与论治,也有利于当今对消渴病的预防与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文蛤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严晓丹
    钱建瑛
    许泓瑜
    李莉
    李恒
    许正宏
    史劲松
    [J]. 中国海洋药物, 2015, (05) : 71 - 76
  • [2] 痰浊证型患者糖、脂等代谢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孙刚
    李晓玲
    [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3) : 59 - 60
  • [3] 经方观止[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张建荣, 2016
  • [4] 金匮要略[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范永升, 2012
  • [5] 金匮证治精要[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张建荣,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