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显生宙大地构造演化简史

被引:68
作者
王清晨 [1 ]
蔡立国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显生宙; 古地理; 构造事件; 海相烃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中国南方的构造格架以众多造山带围绕扬子克拉通分布为特征。这些造山带分别形成于古生代(华南造山带)和中—新生代(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松潘-甘孜造山带、三江造山带、右江造山带和沿海造山带)。在造山带中散布着保山地块和南海地块等微陆块。本文以扬子克拉通为中心,概述了中国南方显生宙构造古地理演化的主体面貌,并归纳了其对海相烃源岩堆积的制约关系,指出制约和影响中国南方古地理演化的几个主要的构造事件为: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早期的大陆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形成事件,古生代中期华南造山带形成演化事件,古生代晚期张裂事件,中生代古特提斯洋闭合造山事件,侏罗纪以来的太平洋板块俯冲事件,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事件等。本文还指出,上述这些事件延续的时间有限,变形强度在空间上也有差异,对于油气成藏和晚期调整的影响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才能对研究中国南方油气分布规律有所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1025 / 104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成因:Hf同位素和Fe/Mn新制约 [J].
李献华 ;
祁昌实 ;
刘颖 ;
梁细荣 ;
涂湘林 ;
谢烈文 ;
杨岳衡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19) :109-114
[2]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09):994-1003
[3]   论“华夏古大陆”——铅同位素研究证据 [J].
张理刚 ;
王可法 ;
陈振胜 ;
刘敬秀 ;
于桂香 ;
吴克隆 ;
兰晶莹 .
地质论评, 1994, (03) :200-208
[4]   中国东南大陆基底构造格局 [J].
水涛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4) :414-422
[5]  
Zhou Xinmin,Zhu Yunhe.Late Proterozoic colisional orogen and geosuture in Southeastern China: Petrological evidence[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93
[6]  
马力[等]著.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7]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编.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