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充填类型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

被引:19
作者
邱欣卫 [1 ,2 ]
刘池洋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充填类型; 火山灰; 深部作用; 延长期;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湖盆充填类型是盆地构造及古气候的综合反映,对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在综合分析延长组优质烃源岩沉积环境的基础上,认为长91、长73、长72—长71烃源岩发育期湖盆都表现为平衡充填类型,但有机质丰度及规模有较大差别,因此进一步细分长91期为平衡充填三角洲前缘-深湖相组合沉积体系,长73期为平衡充填深湖相沉积体系,长72—长71期为平衡充填浊流-深湖相组合沉积体系,并指出长73期湖盆充填类型发育最优质烃源岩,进而重点探讨了其形成环境。本文认为盆地沉降过程与古气候变化主要控制优质烃源岩的沉积和保存条件,而湖盆原始生产力则与火山灰沉积和深部流体关系密切。综合长73期盆山耦合关系、湖盆充填类型、沉积岩相组合等,指出强水动力体系(浊流沉积、三角洲)对有机质起稀释作用,重点强调了火山灰沉积和深部流体带来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湖盆原始生产力,进而初步揭示了长73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这一认识为进一步研究陆相坳陷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充填类型及发育规律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Lacustrine bas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 current thoughts [J].
Barry Jay Katz .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2001, 26 :161-179
[22]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ancient lakes: Balancing tectonic and climatic controls .2 Carroll,Alan R,Bohacs,Kevin M. Geology . 1999
[2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 [J].
孔庆芬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2) :163-166
[2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J].
沈玉林 ;
郭英海 ;
李壮福 ;
孙粉锦 .
地球学报, 2007, (01) :72-78
[25]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浊流沉积及成因模式 [J].
卢龙飞 ;
史基安 ;
蔡进功 ;
王金鹏 ;
赵欣 ;
王琪 .
地球学报, 2006, (04) :303-309
[2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陈全红 ;
李文厚 ;
郭艳琴 ;
梁积伟 ;
崔军平 ;
张道锋 .
地质学报, 2006, (05) :656-663
[27]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2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29]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汪泽成 ;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5
[30]   关于中新生代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问题 [J].
张国伟 ;
董云鹏 ;
裴先治 ;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2002, (Z1) :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