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

被引:18
作者
孙明明 [1 ]
韩英鹏 [1 ]
陈浩 [2 ]
滕卫丽 [1 ]
李文滨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鉴定方法; 比较;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大豆菌棱病鉴定方法对于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子叶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茎的草酸反应4种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子叶接种法接种5 d后所有植株的子叶全部干枯皱缩,10 d后敏感品种合丰25植株开始萎蔫变黄,接种部位周围开始出现白色菌丝;15 d后植株布满白色菌丝;20 d后发病植株开始死亡;而耐性品种MAPLE ARROW出现这些症状的时期较晚,死亡率也较低。离体茎段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基本上体现了大豆菌核病的主要致病特征。在离体茎的草酸接种中,合丰25和MAPLE ARROW对草酸的敏感度明显不同,且受害程度有明显差别,是一种方便快捷而且准确性较高的鉴定方法,对于大量种质资源筛选有着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豆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 [J].
程宝军 ;
关洪举 ;
梁桂荣 ;
关法利 ;
关义祥 ;
宋文艳 .
大豆通报, 2006, (05) :29-30
[2]   大豆菌核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J].
赵丹 ;
许艳丽 ;
李春杰 .
大豆通报, 2006, (03) :15-16
[3]   草酸毒素在油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J].
吴纯仁 ;
刘后利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4)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