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

被引:57
作者
付晓飞
王朋岩
申家年
付广
吕延防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斜坡;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富集规律;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6.04.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斜坡是断陷和凹陷型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按其断裂发育程度和沉积厚度分为复杂斜坡和简单斜坡。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断裂不发育、平缓的简单斜坡,简单斜坡油气成藏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斜坡的原油主要来自临近的凹陷,油气沿砂体以优势路径方式侧向运移,油气呈“线状”分布;二是简单斜坡大规模构造圈闭不发育,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和构造—岩性圈闭为主,其分布受构造带控制,超覆带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受规模较大的断层控制形成的鼻状构造带上发育断层遮挡和构造—岩性圈闭,不受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带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圈闭。三是简单斜坡普遍受大气水的淋滤作用,由于游离氧的进入使原油遭受氧化降解作用而稠化,造成简单斜坡稠油分布普遍。这种成藏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气富集规律:只有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才有成藏的可能。简单斜坡油气勘探方向是,在油气运移路径上寻找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小规模)、规模较大断层附近寻找断层遮挡油气藏(中等规模)和地层超覆带上寻找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大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 [J].
罗群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2005, (02) :156-162
[2]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 [J].
向才富 ;
夏斌 ;
解习农 ;
冯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04-208+215
[3]   松辽盆地稠油咔唑类化合物分布及运移特征 [J].
冯子辉 ;
黄春艳 ;
方伟 ;
宋兰斌 ;
杨玉峰 ;
关秋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5) :5-7+18
[4]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稠油成因与油源关系 [J].
冯子辉 ;
廖广志 ;
方伟 ;
张居和 ;
宋兰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25-28
[5]   叠合盆地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效应及成因机理 [J].
庞雄奇 ;
罗群 ;
姜振学 ;
白国平 ;
王英民 .
地质科学, 2003, (03) :297-306
[6]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生物气横向运聚成藏研究 [J].
李本亮 ;
王明明 ;
魏国齐 ;
张道伟 ;
王金鹏 .
地质论评, 2003, (01) :93-100
[7]   斜坡油气勘探 [J].
李火车 ;
刘秋生 ;
王亚红 ;
谢秀祥 ;
姜小林 ;
李桂霞 ;
王英 ;
陈艳玲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05) :602-610+654
[8]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的路径、期次及方向研究 [J].
周凤英 ;
张水昌 ;
孙玉善 .
地质论评, 2001, (03) :329-335+4
[9]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10]   源-盖共控论述要 [J].
周兴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6) :4-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