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三角洲相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14
作者
向芳
陈洪德
李志宏
李凤杰
侯中健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山西组; 三角洲; 沉积特征; 砂体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研究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主要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相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东部和西部两大三角洲体系,其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平原沼泽和洪泛平原等微相,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潮汐砂坝、远砂坝、分流间湾等微相。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早期具有辫状河性质,晚期向曲流河转变。三角洲类型在山23、山22期为发育在潮坪背景上的河流-潮控三角洲,以后转变为发育在陆相湖泊环境中的河控-湖泊三角洲。不同三角洲类型和相应的亚相、微相特征控制了本区岩相变化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和砂体的储集性能。其中以山23亚段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潮汐砂坝、河口坝和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在岩性、砂体厚度以及砂体储集性能方面更具优越性,从而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河流相沉积证据 [J].
朱红涛 ;
陈开远 ;
Liu Keyu ;
何生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68-70
[2]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J].
韩会平 ;
侯云东 ;
武春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50-52+55+114
[3]   靖边气田山西组下段储层沉积微相特征 [J].
梁积伟 ;
郭艳琴 ;
李玮 ;
黄源琳 ;
肖丽 ;
王若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808-814
[4]   陕北子洲地区二叠纪山西组沉积环境 [J].
庞军刚 ;
李文厚 ;
郭艳琴 ;
王起琮 ;
陈全红 ;
梁积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5) :5-8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梁积伟 ;
李文厚 .
沉积学报, 2006, (02) :251-258
[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山西组一段海相、过渡相沉积标志研究及环境演化分析 [J].
刘家铎 ;
田景春 ;
张翔 ;
张哨楠 ;
聂永生 ;
赵强 ;
韦东晓 .
沉积学报, 2006, (01) :36-42
[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八段沉积相 [J].
沈玉林 ;
郭英海 ;
李壮福 .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53-62
[8]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付锁堂 ;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张锦泉 ;
刘文均 ;
杨华 ;
付金华 ;
范正平 ;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36-241
[9]   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 [J].
杨满平 ;
王兴志 ;
李凌 ;
周树勋 ;
于忠平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14-17+5
[10]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J].
郭英海 ;
刘焕杰 ;
权彪 ;
汪泽成 ;
钱凯 .
沉积学报, 1998, (03)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