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55
作者
李宝泉
李新正
王洪法
王永强
王金宝
张宝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2002年9月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采用物种优势度计算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丰度、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MDS标序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154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60种,甲壳动物30种,软体动物28种,棘皮动物25种,其它类群动物11种。群落中优势种的地位都不明显,只有虫(Listriolobussp.)、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White)、拟单指虫(Cossurella dimorphaHartman)为相对重要的种类。栖息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以及3个多样性指数H′、D和J的空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在122°E以东海域呈不连续的斑块或镶嵌状分布。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20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A12和E4两个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50%。ABC曲线表明,近长江口的A4站和A14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有受到一定程度的轻微污染扰动的趋势;而距长江口较远的P9和P5两站ABC曲线状况正常,表明该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干扰。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监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研究 [J].
田胜艳 ;
于子山 ;
刘晓收 ;
张志南 ;
林岿璇 ;
刘廷志 .
海洋通报, 2006, (01) :92-96
[2]   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宝泉 ;
李新正 ;
于海燕 ;
王洪法 ;
王金宝 ;
徐凤山 ;
张宝琳 .
海洋与湖沼, 2005, (03) :193-198
[3]   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口生态与环境 [J].
线薇薇 ;
刘瑞玉 ;
罗秉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19-123
[4]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附视频 [J].
王金辉 ;
黄秀清 ;
刘阿成 ;
张有份 .
海洋通报, 2004, (01) :32-39
[5]   大型多元统计软件PRIMER的方法原理及其在底栖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 [J].
周红 ;
张志南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58-64
[6]   长江口新生沙洲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J].
袁兴中 ;
刘红 ;
陆健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2) :133-139
[7]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Ⅰ生物量及优势种的平面分布 [J].
陈亚瞿,徐兆礼,王云龙,胡方西,胡辉,谷国传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49-58
[8]   应用底栖动物监测长江口南岸污染的研究 [J].
卢敬让 ;
赖伟 ;
堵南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2) :32-44
[9]  
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罗秉征, 1994
[10]  
Three GorgesProject and Estu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 Luo BZ. Science Pres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