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被引:40
作者
王宗秀
李涛
周高志
卢苗安
柳永清
李寅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北京,北京,湖北武汉,北京,北京,河北燕郊
关键词
造山活动; 同造山活动; 韧性剪切变形带; 糜棱岩; UPbSHRIMP年龄; 博格达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逆断裂-褶皱带及其形成机制 [J].
邓起东 ;
冯先岳 ;
张培震 ;
杨晓平 ;
徐锡伟 ;
彭斯震 ;
李军 .
地学前缘, 1999, (04) :191-201
[2]   折多山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J].
王宗秀 ;
许志琴 ;
杨天南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1) :52-59
[3]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蔡立国 ;
夏义平 ;
刘立群 .
地球科学, 1994, (06) :727-741
[4]   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 [J].
方国庆 .
甘肃地质学报, 1994, (01) :34-40
[5]   辽南地壳的收缩作用及伸展作用 [J].
许志琴 ;
李海兵 ;
王宗秀 ;
李典致 .
地质论评, 1991, (03) :193-202
[6]   天山大地构造性质及其演化 [J].
赵剑峰 .
新疆地质, 1986, (01) :81-87
[7]   天山地质构造及演化史 [J].
张良臣 ;
吴乃元 .
新疆地质, 1985, (03) :1-14
[8]   中国的内生成矿与板块构造 [J].
李春昱 ;
王荃 ;
刘雪亚 .
地质学报, 1981, (03) :195-204
[9]  
天山活动构造[M]. 地震出版社 , 邓起东等著, 2000
[10]  
东天山构造演化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马瑞士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