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骨量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17
作者
安珍
程静
王文志
蒋建军
杨定焯
机构
[1] 华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峰值骨量; 骨丢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峰值骨量(PBM)是人在生命成熟时期获得的最高骨量,成熟期过后则逐渐丢失,任何年龄段的骨量则是成熟期 PBM和骨丢失之差。骨质疏松症是由峰值骨量和年龄增长相关的骨丢失两方面决定的,研究骨质疏松的原因,就应研究这两个方面。本文介绍了峰值骨量的重要性、影响因素、生物力学以及与骨质疏松诊断、预防和康复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部分细胞因子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J].
邸明芝 ;
庞炜 ;
王治伦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 (02) :90-93
[2]   绝经后健康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J].
黄琪仁 ;
王钦红 ;
张良平 ;
周琦 ;
陆敬辉 ;
刘玉娟 ;
何进卫 ;
林发雄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8, (02) :41-44
[3]   中国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及骨钙素关系的研究 [J].
赵金秀 ;
周学瀛 ;
孟迅吾 ;
刘国仰 ;
邢小平 ;
刘怀成 ;
徐苓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7, (04) :252-256
[4]  
The peak bone mass of Hawaiian, Filipino, Japanese, and white women living in Hawaii[J] . J. W. Davis,R. Novotny,P. D. Ross,R. D. Wasnich.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 . 1994 (4)
[5]  
Determinants of bone mass in Chinese women aged 21–40 years. II. Pattern of dietary calcium intake and association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J] . S. C. Ho,P. C. Leung,R. Swaminathan,C. Chan,S. S. G. Chan,Y. K. Fan,R. Lindsay.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