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

被引:47
作者
鲁学军
周成虎
龚建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香港
关键词
地理思维; 空间意象; 空间意象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 [一般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本文对于作为地理思维的载体——空间意象的定义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 对于不同类型空间意象的思维模式、含义和实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于空间意象发展的讨论, 揭示了区域地理系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范式, 并提出应在基于地理分析不变基元——最小空间功能单元体和作为地理区域分析基本功能单元——地理景观研究基础之上,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面向地理分析的空间数据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理认知理论内涵分析 [J].
鲁学军 ;
承继成 .
地理学报, 1998, (02) :38-46
[2]   浅评《20世纪最伟大的魅力》 [J].
陈述彭 .
地球信息, 1997, (03) :9-10
[3]   地理学的传统与近今发展 [J].
李春芬 .
地理学报, 1982, (01) :1-7
[4]  
遥感信息模型.[M].马蔼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  
地理学中的解释.[M].[英]大卫·哈维 著;高泳源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6,
[6]  
认知科学导论.[M].章士嵘著;.人民出版社.1992,
[7]  
地理系统学说导论.[M].(苏)索恰瓦(Сочава;В.Б.)著;李世玢译;.商务印书馆.1991,
[8]  
科学思维中的意象.[M].(美)米勒(Miller;A.I.)著;李继宏等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9]  
地理学思想史.[M].[美]普雷斯顿·詹姆斯 编著;李旭旦 译.商务印书馆.1982,
[10]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美]哈特向(R·Hartshorne) 著;黎樵 译.商务印书馆.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