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被引:50
作者
张勇
刘时银
丁永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兰州
[3] 兰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4]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冰川; 消融; 度日因子; 中国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在冰川与积雪消融研究中,度日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该模型是基于冰雪消融与气温,尤其是正积温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度日因子是该模型的重要参数,反映了单位正积温产生的冰雪消融量,其空间变化特征对于不同模型模拟冰雪消融过程的精度有较大影响。本文根据中国西部不同地区数十条冰川的短期考察和观测资料,分析了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独特的气候和热量条件,西部冰川度日因子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同一冰川上,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较为明显。从冰川类型来看,与极大陆型及亚大陆型冰川相比,海洋型冰川的度日因子较大。总体看来,西部冰川的度日因子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这与中国西部冰川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度日因子较小;而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度日因子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天山南坡科其卡尔巴契冰川度日因子变化特征研究 [J].
张勇 ;
刘时银 ;
上官冬辉 ;
谢昌卫 ;
韩海东 ;
王建 .
冰川冻土, 2005, (03) :337-343
[2]   天山南坡科其卡尔巴契冰川消融期气候特征分析 [J].
张勇 ;
刘时银 ;
韩海东 ;
王建 ;
谢昌卫 ;
上官东辉 .
冰川冻土, 2004, (05) :545-550
[3]   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J].
李新 ;
程国栋 ;
卢玲 .
高原气象, 2003, (06) :565-573
[4]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J].
刘昌明 ;
傅国斌 ;
李丽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01) :7-11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J].
刘时银 ;
丁永建 ;
王宁练 ;
谢自楚 .
冰川冻土, 1998, (01) :10-14
[6]   冰川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J].
白重瑗 .
冰川冻土, 1989, (04) :287-297
[7]  
简明中国冰川目录[M].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施雅风主编, 2005
[8]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冰川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苏珍等著, 1998
[9]  
横断山冰川[M]. 科学出版社 , 李吉均主编, 1996
[10]  
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冰川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张祥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