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工业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估算

被引:14
作者
汪旭颖 [1 ,2 ]
燕丽 [1 ]
雷宇 [1 ]
贺克斌 [2 ]
贺晋瑜 [1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钢铁工业; 颗粒物; PM2.5; 排放清单;
D O I
10.13671/j.hjkxxb.2016.0047
中图分类号
X757 [黑色金属冶炼];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工艺以及颗粒物控制技术的分类,建立了一个细化到排放节点的自下而上的颗粒物排放模型.结合我国钢铁工业各地区活动水平以及颗粒物控制技术分布的历史变化趋势分析,利用此模型计算了2006—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一次颗粒物的排放系数和排放量.模型计算结果显示,2006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颗粒物控制水平不断提高,PM2.5、PM2.510和PM>10的排放系数分别降低了21.2%、19.3%和19.0%.钢铁工业一次颗粒物排放量在2006—2011年间持续增长,2011年TSP排放量为602×104t,PM10排放量为200×104t,PM2.5排放量为124×104t;2012年排放量出现下降,TSP排放量为561×104t,PM10排放量为187×104t,PM2.5排放量为116×104t.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一次PM2.5排放量中的有组织排放占39.5%,无组织排放占60.5%;除加严有组织源管控之外,减少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对于钢铁工业颗粒物排放控制也非常重要.我国钢铁工业颗粒物排放量分布不均衡,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5个省的排放超过全国总排放的50%.
引用
收藏
页码:3033 / 30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浅谈我国钢铁行业的颗粒物排放及控制 [J].
汪旭颖 ;
燕丽 ;
雷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 39 (05) :21-25
[2]   宝钢转炉烟气二次除尘技术研发与进步 [J].
王永忠 ;
徐德良 ;
王彦宁 .
环境工程, 2009, 27 (02) :3-6+34
[3]   基于技术的水泥工业大气颗粒物排放清单 [J].
雷宇 ;
贺克斌 ;
张强 ;
刘作毅 .
环境科学, 2008, (08) :2366-2371
[4]  
大型高炉出铁场铁口烟尘捕集方式综述.[J].梁广;张杰;.钢铁技术.2005, 01
[5]  
大型高炉出铁场铁口烟尘捕集方式综述.[J].梁广;张杰;.钢铁技术.2005, 01
[6]   首钢2#高炉出铁场除尘技术历次改造的剖析 [J].
胡学毅 ;
薄以匀 .
环境工程, 2004, (05) :42-44+4
[7]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8]  
2011~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M].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9]  
钢铁企业典型生产工艺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D].马京华.西南大学.2009, 09
[10]   High-resolution mapping of vehicle emissions in China in 2008 [J].
Zheng, B. ;
Huo, H. ;
Zhang, Q. ;
Yao, Z. L. ;
Wang, X. T. ;
Yang, X. F. ;
Liu, H. ;
He, K. B. .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4, 14 (18) :9787-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