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被引:535
作者
张军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经济增长; 资本-产出比率; 转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把中国的经济转轨、增长与工业化联系起来是本文的一个尝试。作者认为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近年来越来越表现出静态的特征 ,至今尚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 ,而中国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转轨过程则又典型地表现为以新兴工业部门的进入和扩张为特征的持续的工业化过程。本文给出了一个帮助理解转轨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概念框架和经验描述。在这个框架里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过去 1 0年来所表现出的下降趋势可以由过度的工业化进程来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93 +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市场经济演进中乡镇企业的技术获得与技术选择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1999, (04) :36-46
[3]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5, (12) :10-22
[4]   我国资产的估算 [J].
贺菊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 (08) :24-27
[5]   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J].
李京文 ;
郑友敬 ;
杨树庄 ;
龚飞鸿 .
中国社会科学, 1992, (01) :15-36
[6]  
中国的工业改革[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日)大〓启二郎等著, 2000
[7]  
“双轨制”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军著, 1997
[8]  
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盛洪主编, 1994
[9]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 著, 1994
[10]  
企业改革与发展新路[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