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特征成因的定量分析

被引:44
作者
岳彩军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登陆台风降水; 非对称成因; WRF模式; 改进的湿Q矢量定量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05年7月19日08时20日08时"海棠"(Haitang)台风登陆福建省前后24小时期间,带来一次明显降水过程,且台风北侧降水较南侧强,呈明显非对称分布。利用WRF模式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不仅分析研究了相对湿度、垂直上升运动场,同时还进行改进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以及计算分析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的强迫作用,定量分析"海棠"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特征形成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WRF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此次降水非对称分布特征、主要降水落区,以及300 mm以上极端强降水的强度、位置,模拟效果令人鼓舞。(2)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可能是造成降水非对称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3)台风北侧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明显较其南侧强,进一步计算分析发现,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场也呈明显非对称分布,且台风北侧强于南侧。(4)地形因子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约是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的1.6~2.5倍,且地表摩擦作用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约是地形抬升作用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的2~3倍。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7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台风Rananim登陆期间地形对其降水和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J].
冀春晓 ;
薛根元 ;
赵放 ;
余贞寿 ;
张寒 .
大气科学, 2007, (02) :233-244
[2]   “云娜”台风暴雨的Q矢量与螺旋度诊断分析 [J].
朱健 ;
沈晓玲 .
科技通报, 2007, (01) :22-27
[3]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J].
颜琼丹 ;
蔡亲波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5) :505-509
[4]   0418号台风艾莉暴雨成因分析 [J].
杨宇红 ;
沈新勇 ;
林两位 ;
寿绍文 .
气象, 2006, (07) :81-87
[5]   2004年几次台风暴雨Q矢量诊断的比较分析 [J].
朱健 ;
沈晓玲 .
灾害学, 2006, (02) :90-94
[6]   近1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进展 [J].
程正泉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彭涛涌 .
气象, 2005, (12) :3-9
[7]   Helen台风(9505)异常路径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J].
张胜军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大气科学, 2005, (06) :95-104
[8]   “伊布都”台风影响云南的暴雨过程分析 [J].
郭荣芬 ;
鲁亚斌 ;
李燕 ;
海云莎 ;
高敏琪 .
高原气象, 2005, (05) :784-791
[9]   TRMM降水率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及其对“杜鹃”(0313)台风预报的改进 [J].
丁伟钰 ;
万齐林 ;
端义宏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4) :600-608
[10]   中国Q矢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姚秀萍 ;
寿绍文 ;
漆梁波 ;
施红 .
高原气象, 2005, (03) :45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