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学的新挑战

被引:131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工智能智能人; 隐私权; 个人信息; 民法典;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3.00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格权制度、数据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等,都需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作出必要的调整。我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各种挑战,妥当设置相关规则、制度,在有效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为新兴技术的发育预留必要的制度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因应 [J].
朱体正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2) :97-102
[2]   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表征 [J].
魏屹东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7 (01) :28-39
[3]   略论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 [J].
李晟 .
法学评论, 2018, 36 (01) :98-107
[4]   论人工智能对未来法律的多方位挑战 [J].
高奇琦 ;
张鹏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2 (01) :86-96
[5]   人工智能时代公民的数据意识及其意义 [J].
张宪丽 ;
高奇琦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8 (12) :211-216
[6]   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信息主权的模式建构 [J].
许志华 .
学术交流, 2017, (12) :81-86
[7]   大数据条件下司法公开对我国法官制度的新要求 [J].
王博 ;
郝银钟 .
学术交流, 2017, (12) :100-106
[9]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 [J].
郑戈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78-84
[10]   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J].
袁曾 .
东方法学, 2017, (05)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