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历程与关键技术进展
被引:36
作者:
张烈辉
[1
]
胡勇
[2
]
李小刚
[1
]
彭小龙
[1
]
鲁友常
[3
]
刘永辉
[1
]
葛枫
[2
]
刘启国
[1
]
张智
[1
]
刘平礼
[1
]
曾焱
[4
]
张芮菡
[1
]
赵玉龙
[1
]
彭先
[2
]
梅青燕
[2
]
汪周华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3] 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千亿立方米;
天然气;
产能基地;
关键技术;
历程;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近期,国家规划在四川盆地建设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为了推动和保障该产能基地的顺利建设,在回顾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炼了各发展阶段的特点,论述了天然气开发领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展,展望了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现代天然气工业经历了探索起步期、储产缓增期、快速增长期、多源全兴期四个阶段;(2)钻井、储层改造技术主要体现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水平井分段多簇密切割压裂和碳酸盐岩体积酸压,气藏工程主要体现在碳酸盐岩渗流模型表征、复杂气藏流体相态分析、压裂—生产一体化数值模拟、复杂气藏气井试井方面,排水采气技术主要体现在井筒积液规律诊断和组合式排采工艺,高含硫气藏安全生产在深井超深井安全高效建井和井下、地面设施腐蚀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3)未来发展主要面向碳酸盐岩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深化复杂多重介质传质理论研究,着力提升钻完井、储层改造、排水采气等关键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结论认为,梳理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将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发展,促进该盆地尽快建成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基地。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2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