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RPAT模型的区域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1
作者
高标 [1 ,2 ]
房骄 [3 ]
李玉波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3]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时空变化; 碳减排; 白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以白城市为例,利用农业碳排放计算模型,从农业物质投入、水稻种植、畜牧养殖3个方面入手,对白城市农业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基于STIRPAT模型探析区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1999-2013年,白城市农业碳排放量的时序变化分为3个阶段:低速增长阶段→高速增长阶段→波动阶段,数量由1999年236.554 4万t增加到2013年的444.616 7万t;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时序变化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状态,2008年出现最大值6.192 1 t/hm2;2013年,镇赉县总碳排放量最大,达到130.594 1万t;洮南市农业物质投入碳排放量最大,达到56.990 8万t;镇赉县的水稻种植、畜牧养殖碳排放量最大,分别达到69.320 2万t、17.491 1万t;人口数、可比价格人均GDP、农用机械总动力、农业产率比值、农村投资、城市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白城市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力指数分别为0.260 5、0.087 4、0.112 6、-0.076 6、0.035 3、0.208 3、0.112 8。为有效实现农业低碳发展,减小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白城市必须要在5个方面采取相应策略:(1)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政策环境;(2)发展农业低碳技术,调整农业发展结构;(3)发展绿色能源,整合农村能源利用结构;(4)严格保护耕地,优化土地利用格局;(5)统筹兼顾,倡导低碳理念,营造社会氛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湖北省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杭维 ;
周培疆 ;
聂莲莲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38 (10) :190-195
[2]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J].
高鸣 ;
宋洪远 .
经济地理, 2015, 35 (04) :142-148+185
[3]   广东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及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J].
刘丽辉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02) :192-198
[4]   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庞丽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12) :1-7
[5]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小平 ;
王龙飞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5) :1029-1035
[6]   新疆农牧业碳排放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J].
苏洋 ;
马惠兰 ;
李凤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5) :1047-1054
[7]   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刘立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04) :179-183+189
[8]   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J].
田云 ;
张俊飚 ;
尹朝静 ;
吴贤荣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7) :91-98
[9]   2001—2009年中国碳排放与碳足迹时空格局 [J].
吴文佳 ;
蒋金亮 ;
高全洲 ;
蒋海兵 .
生态学报, 2014, 34 (22) :6722-6733
[10]   江西省县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尧波 ;
郑艳明 ;
胡丹 ;
聂兰琴 ;
付姗 ;
胡启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3) :3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