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14
作者
左朋
机构
[1] 郯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神经内科
关键词
天麻钩藤颗粒; 盐酸司来吉兰片; 帕金森病; SPOCA-AUT评分; UPDRS评分; 改良Webster评分; 血清学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颗粒联合盐酸司来吉兰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9月在郯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于早餐后1 h口服盐酸司来吉兰片,第1~3天,1片/次,1次/d,第4天后若无异常则调整剂量至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天麻钩藤颗粒,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POCA-AUT)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改良Webster评分、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OCA-AUT、UPDRS和改良Webster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和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7%、10.3%,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盐酸司来吉多片治疗帕金森疗效显著,可降低机体炎症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902 / 19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转化研究进展[J]. 王刚,崔海伦,刘军,丁健青,肖勤,马建芳,陈生弟.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01)
[2]   白细胞介素17、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评价 [J].
马战友 .
北方药学, 2017, 14 (07) :98-99
[3]   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二者联用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 [J].
白玉娟 ;
朱兵 ;
冯利东 .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 (15) :115-116
[4]   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J].
赵亚明 ;
胡琦 .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 (03) :403-406
[5]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时鹏 ;
屈洪党 ;
李强 ;
陈育华 ;
李倩倩 ;
谢静 .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 (09) :1132-1135
[6]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林清 ;
罗永杰 .
现代临床医学, 2016, 42 (02) :86-89
[7]   帕金森病患者UA、IL-2、IL-6及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J].
蔡江萍 ;
李国前 ;
洪全龙 ;
魏晓兰 ;
黄丹霞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8) :5051-5052
[8]   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J].
李凤 ;
陈明 ;
马勋泰 ;
李小刚 ;
谭华 ;
何晓英 ;
袁平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 (07) :696-699
[9]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J].
刘金涛 ;
金燕 ;
陈叶 ;
黄海燕 ;
何建成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18) :2050-2052
[10]   天麻钩藤颗粒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68例疗效观察 [J].
刘娜 ;
陈红梅 .
辽宁医学杂志, 2012, 26 (06) :3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