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被引:208
作者
梁志文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造物; 人类受众; 作者; 知识产权; 权利归属;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5.015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从辅助人类创造的工具逐渐发展到具有自主创造的能力。计算机辅助完成的创新成果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符合专利或版权保护的条件;但人工智能创造物却遭遇了知识产权法只保护人类创造的理念和制度障碍。然而,它并非是不可跨越的制度鸿沟。三十余年前,英国立法保护"计算机生成的作品",这表明知识产权法可以兼容人工智能创造物的保护。在理论上,构建以人类读者(受众)为基础,而不是以人类作者、发明人为中心的版权法和专利法理论,即可解决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权利归属问题也同样可以在不与传统规则相冲突的方式下得到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2]   版权法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J].
梁志文 .
法学家, 2015, (06) :37-50+174
[3]   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及其版权保护 [J].
梁志文 .
法学, 2014, (06) :32-41
[4]   关于“电子创作”的探析 [J].
张平 .
知识产权, 1999, (03) :11-14
[5]  
未来简史[M]. 中信出版社 , 尤瓦尔·赫拉利, 2017
[6]  
著作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迁, 2015
[7]   A THEORY OF COPYRIGHT AUTHORSHIP [J].
Buccafusco, Christopher .
VIRGINIA LAW REVIEW, 2016, 102 (05) :1229-1295
[8]   Robotics and the Lessons of Cyberlaw [J].
Calo, Ryan .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15, 103 (03) :513-563
[9]  
An evolutionary step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J] . Colin R. Davies.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 2011 (6)
[10]  
From music tracks to Google maps: Who owns computer-generated works?[J] . Mark Perry,Thomas Margoni.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