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储层构型分析

被引:117
作者
刘钰铭 [1 ]
侯加根 [1 ]
王连敏 [2 ]
薛建军 [2 ]
刘显贺 [2 ]
付晓亮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关键词
储层构型; 辫状河; 心滩坝; 剩余油; 羊三木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馆二上段为例,提出了辫状河砂体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即基于辫状河露头及现代沉积原形模型,应用动、静态资料在井间识别单个心滩坝砂体,进行井间构型预测,建立构型三维展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心滩坝厚砂层内部存在次级界面,与界面伴生的夹层在心滩坝中心分布不稳定,剩余油往往富集于砂体顶部,而夹层在心滩坝两翼较为稳定,致使剩余油富集于被夹层分隔的某些相对均质段。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17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渠芳
    陈清华
    连承波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 14 - 18
  • [2] 基于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岳大力
    吴胜和
    程会明
    杨渔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 21 - 27
  • [3]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李阳
    [J]. 石油学报, 2007, (03) : 75 - 79
  • [4]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陈清华
    曾明
    章凤奇
    冷风
    魏荷花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3) : 13 - 15+81
  • [5]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
    李阳
    李双应
    岳书仓
    王忠诚
    李忠
    吴朝东
    李翔
    [J]. 地质科学, 2002, (02) : 219 - 230+260
  • [6] 胜利油区孤岛油田馆上段沉积模式研究
    李双应
    李忠
    王忠诚
    刘建民
    吴朝东
    李翔
    [J]. 沉积学报, 2001, (03) : 386 - 393
  • [7]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赵翰卿
    付志国
    吕晓光
    田东辉
    王广运
    [J]. 石油学报, 2000, (04) : 109 - 113+125
  • [8] 曲流点坝沉积模式、三维构形及其非均质模型
    马世忠
    杨清彦
    [J]. 沉积学报, 2000, (02) : 241 - 247
  • [9]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葛云龙
    逯径铁
    廖保方
    李列
    张为民
    闻兰
    薛培华
    郭睿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 93 - 95+7-8+15
  • [10] 辫状河砂体储层沉积学研究──以张家口地区露头砂体为例
    伍涛
    王建国
    王德发
    [J]. 沉积学报, 1998, (01) : 27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