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研究

被引:195
作者
卫志农
张思德
孙国强
臧海祥
陈胜
陈霜
机构
[1]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储能; 电转气; 净负荷; 削峰填谷; 新能源消纳;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61361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080802 ;
摘要
作为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同样受到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威胁。电转气技术的能量转换和时空平移特性为新能源消纳和负荷削峰填谷提供了有效途径。提出一种削峰填谷模型,通过电转气和燃气轮机协调作用平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净负荷曲线,并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算例采用修改的IEEE39节点电力网络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耦合系统,分析比较4种场景下的风电消纳能力、净负荷波动情况和系统运行成本,验证了电转气和该文所提削峰填谷模型能够有效平抑净负荷波动并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最后分析削峰填谷目标的经济折算系数对削峰填谷效果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601 / 4609+4885 +48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电–气混联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量流分析 [J].
陈胜 ;
卫志农 ;
孙国强 ;
王丹 ;
孙永辉 ;
臧海祥 ;
朱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24) :6331-6340
[2]   具有电转气功能的多能源系统的市场均衡分析 [J].
王业磊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1) :1-10+65
[3]   计及相关性的电—气互联系统概率最优潮流 [J].
孙国强 ;
陈霜 ;
卫志农 ;
陈胜 ;
李逸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1) :11-17
[4]   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 [J].
孙宏斌 ;
郭庆来 ;
潘昭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19) :1-8
[5]   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风功率波动平抑策略 [J].
张新松 ;
顾菊平 ;
袁越 ;
王敏 ;
曹阳 ;
华亮 ;
李智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8) :4752-4760
[6]   利用风蓄联合削峰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J].
盛四清 ;
孙晓霞 .
电网技术, 2014, 38 (09) :2484-2489
[7]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8]   储能系统用于提高风电接入的规划和运行综合优化模型 [J].
郑乐 ;
胡伟 ;
陆秋瑜 ;
闵勇 ;
袁飞 ;
高宗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6) :2533-2543
[9]   利用储能提高风电调度入网规模的经济性评价 [J].
严干贵 ;
刘嘉 ;
崔杨 ;
穆钢 ;
李军徽 ;
葛维春 ;
葛延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2) :45-52+9
[10]   计及风电场和储能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 [J].
郑静 ;
文福拴 ;
李力 ;
王珂 ;
高超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1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