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海毗邻海域悬浮体与水团的对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28
作者
杨作升
郭志刚
王兆祥
徐景平
高文兵
机构
[1] 河口海岸带研究所
[2] 国家教委科技司 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悬浮体; 水团; 水障; 黑潮次—中层混合爬升水; 黄、东海毗邻海域;
D O I
10.16441/j.cnki.hdxb.1991.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黄、东海毗邻海域由陆架到深海的悬浮体进行了大量加密取样,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给出了悬浮体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确定它们与水团及其边界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从物源、动力和成因等解释了这种对应,提出了水团对悬浮体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黑潮次—中层混合爬升水及其混合水形成悬浮体含量最低值区,横亘在陆架与深海之间,形成阻隔含有大部分悬浮体的陆架中、下层水体向深海输送的洁净“水障”,台湾暖流北上的顶托也起类似作用,并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的各种因素及有关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江口、济州岛海域温、盐分布探讨 [J].
周培强 ;
孙日彦 ;
赵继胜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3) :49-55
[2]   黄、东海域春季水团的模糊分析 [J].
李凤岐 ;
王凤钦 ;
苏育嵩 ;
马鹤来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1) :35-46
[3]   东海北部区域底层冷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 [J].
苏育嵩 ;
李凤岐 ;
马鹤来 ;
钱清瑛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1) :1-14
[4]   济州岛南部海区的双跃层现象 [J].
苏育嵩 ;
李凤岐 ;
马鹤来 ;
钱清瑛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1) :15-21
[5]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 [J].
秦蕴珊 ;
李凡 ;
徐善民 ;
J.Milliman ;
R.Limeburner .
海洋与湖沼, 1989, (02) :101-112
[6]   黄河、长江、珠江沉积物中粘土的矿物组合、化学特征及其与物源区气候环境的关系 [J].
杨作升 .
海洋与湖沼, 1988, (04) :336-346
[7]   东海陆架坡折地形和沉积作用过程 [J].
谢钦春 ;
叶银灿 ;
陆炳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1) :61-71
[8]   中国陆棚海的地形及沉积类型的初步研究 [J].
秦蕴珊 .
海洋与湖沼, 1963, (01) :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