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Q矢量的比较

被引:18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Q矢量; 梅雨锋暴雨; 散度场; 矢量场; 比较;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2.04.013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 1 991 - 0 7- 0 5T2 0— 0 6T2 0一次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实况资料 ,结合地面降水分布 ,从定性 (矢量场 ,即 Q)、定量 (散度场 ,即 2 · Q)的角度细致、具体地比较分析了准地转 Q矢量、半地转 Q矢量、非地转 Q矢量及湿 Q矢量的诊断特性。结果表明 :半地转 Q矢量诊断能力优越于准地转 Q矢量。非地转 Q矢量、湿 Q矢量诊断能力明显优越于准地转 Q矢量、半地转 Q矢量。准地转 Q矢量诊断能力最差 ;从定性的角度分析 ,非地转 Q矢量与湿 Q矢量诊断能力相差不大。但进一步定量分析发现 ,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 ,湿 Q矢量的诊断能力大于其他 Q矢量 ;70 0 h Pa高度上各 Q矢量的矢量、散度辐合区较其在 850 h Pa和 50 0 h Pa上对降水反映更好 ,尤其是70 0 h Pa湿 Q矢量散度辐合区与降水区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完全Q矢量的引入及其诊断分析 [J].
姚秀萍 ;
于玉斌 .
高原气象, 2001, (02) :208-213
[2]   非地转湿Q矢量及其在华北特大台风暴雨中的应用 [J].
姚秀萍 ;
于玉斌 .
气象学报, 2000, (04) :436-446
[3]   Q矢量及其在天气诊断分析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J].
岳彩军 .
气象, 1999, (11) :3-8
[4]   一种适用于中国夏季暴雨系统诊断的非地转Q矢量k方程 [J].
彭春华 ;
洪国平 ;
胡伯威 .
气象学报, 1999, (04) :483-492
[5]   修改的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J].
张兴旺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2) :162-167
[6]   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J].
张兴旺 .
气象, 1998, (08) :4-8
[7]   “91.7”梅雨锋横向次级环流稳定维持原因初探 [J].
吴宝俊 ;
刘玉玲 ;
杨越奎 ;
万振拴 .
高原气象, 1995, (02) :49-57
[8]   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白乐生 .
气象, 1988, (08) :25-30